“孔子宰中都”是最早的文化传承示范

2016-04-27 16:30:59 济宁新闻网

杨朝明接受专访

《大学》中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上自天子下到民众,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为根本。4月1日,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接受《文化周末》记者专访,从明德修身讲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建设。杨朝明认为,儒学其实就是修身之学,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当所有人都把做人的问题解决了,这个社会就一定会充满爱。他特别提出,传统文化示范区,其实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建成了,孔子宰中都就是最早的文化传承示范,它传承的是孔子心目中的先王之道,示范的是包含有规则秩序、尊长敬老、仁爱诚信等在内的价值信仰。

孔子时代的传统文化示范区

传统文化示范区,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在中都建成了,那就是最早的文化传承示范区。《孔子家语》记载说:孔子宰中都,四方诸侯皆则之。孔子做得好了,各地的诸侯都前来学习,这应该就是示范区了。杨朝明说。

孔子宰中都,做得这样好,所以鲁国国君说,用你这个办法治理鲁国可不可以?孔子说,别说用它治理鲁国了,治理天下都可以。由中都到鲁国,再到天下,这就是文明空间的放大。弘扬传统文化的首善之区其实是一个缩影,就像当年孔子宰中都一样。孔子能把中都那个地方治理好,当然就能把全国治理好。杨朝明说道,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列入十三五规划,这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近代以来,对于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与近代中国社会剧烈的变动有关。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进行反思。当走出疑古迷茫,并在学术上正本清源之后,大家对于文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示范区能够被列入国家战略,这本身就说明对于文化问题、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今天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或者说当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定要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尽管传统文化包含了诸子百家以及儒、释、道等等,但是,当人们真正了解儒家文化,真正了解孔子学说的时候,就不难发现孔子是中国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可以说,国家将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列入十三五规划,作为一个国家文化战略,标志着举国对于孔子儒学价值的重视,这是学术界辛勤探索的结果,也是经过近代以来的曲折之后,对文化问题提高认知的结果。所谓善抑或首善,这样的概念本身其实就带有示范的作用与意义。作为孔子故里、儒学故乡,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理所当然地应该走在前头。在杨朝明看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首善之区的建设二者是一致的。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区的建设其实隐含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或任务,那就是示范。或者说,这是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既然是示范区,那就必须做得好,做得到位,做得精准。无论是在建设目标上,还是传承途径上,尤其思想认知上,都必须把握孔子、儒学与传统文化精髓,能够掌握文化的特质和特性。不然的话,传统文化的传承可能会走偏,或者就是抓不住根本,流于表面化。要避免这些倾向,就对传统文化示范区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成为一个样板。

儒家的修身之道离每个人都很近

如何把孔子儒家的正面形象告诉人们?如何才能把儒家文化深层次的内涵、儒家的根本精神发掘、发扬光大?杨朝明认为,当我们真正做得好、做得善的时候,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传承下去,我们才真正具有示范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儒学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走出国门,引领世界。

儒家精髓是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的,有些东西无需转化,把一些话翻译过来今天就适用。杨朝明举例说明这一问题。如孔子说: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这是说,国家虽然有很多的良马,我们如果不按照马性去驾驭这些马,再好的马也发挥不了作用。这就像那些优秀的人才,他们就需要合理的机制与适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孔子又说: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虽有广博的国土和众多的人民,如果不以正确的方法治理,国家也强大不起来。这都是孔子两千多年前说过的话,但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很适用,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孔子还说过这样一句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其实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出一个人的素养。传统文化就是讲素养的,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做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表现在人的言谈举止上,表现在工作态度上,表现在为人处世上。曲阜这两年都在搞儒学节,儒学节其实应该就是修身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学是修身之学,是为人之学。我们弘扬儒学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但形式也一定要体现内涵。杨朝明说,儒家讲推己及人,所以孔子讲忠恕之道,什么叫恕?恕就是推己,所以孔子说,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朋友先施之。这就是说,儒家的修身之道离每个人都很近,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我们有家庭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怎么处理,孔子都谈到了。

整个儒家体系就是明德向善的。弘扬传统文化要抓住精髓,既要礼的形式,更要礼的内涵。为什么要讲礼?礼就是秩序。为什么要仁?因为秩序制定了以后,不一定就能得到遵守。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没有遵守礼的自觉,那么礼怎么办?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遵守社会规范,就是修养不够。如何能让人们具备应有的修养?这就是儒家仁的要求。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杨朝明认为,这也包含诸如企无德不盛家无德不旺等涵意。试想,一个世代兴盛的家族,是不是一定有好的家风、好的族训与家规?一个百年老字号的企业一定有好的企业文化。杨朝明说,德决定于道,道就是价值观、是非观。如果价值观混乱,是非观扭曲,德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就失去了标准。价值体系的正确才能保证行为规范的正确,如果价值体系混乱了,天下无道了,那么一定就是礼崩乐坏。孔子所处的时代就是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时代。正确理解儒家思想体系,弘扬正气,然后才能德风大盛,才能世风向善。要走向善,必须明明德,必须价值观正确。

中国传统文化关键是人的培养

《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杨朝明认为,传统的大学之道就是成人之道。他说: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人的培养,就是人的社会性内涵的充实,是人的心性的成长。传统文化的传承目标就是追求社会的至善,这是通过明德、新民进而才能达到的一种理想境界。

中国传统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这个小学是小子之学,是关于小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学习怎么做;大学跟现在的大学概念有所区别,以前的大学是大人之学,就是成人之学。这里的成人并非一个年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社会人的特质才算成人。成人指的是人的社会性,与社会性相对的是人的自然性。所谓自然人,指的当然是人的自然属性。显然,人不能仅仅是自然的人,从这样的角度,早期儒家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就是人禽之辨。孟子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和动物如果没有区别的话,人只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人。纯粹的自然人要变成社会人,就赋予了社会性,就要充实成人之德。人处在社会关系中,就属于某个家庭、某个单位或团体、某个国家和民族。当一个人的人性健全后,这才算一个社会人。

大学之道培养社会人,社会性使人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人,但是大学和小学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小学学的是是什么怎么做,到了大学就要了解为什么。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礼、乐、射、御、书、数实际上是小学六艺,是小孩学的基本技能。小学的课程就是让孩子懂这些东西,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们知道怎么做,如见了老人要有礼貌,见了国旗要行礼等,虽然他们还不能深层地理解为什么尊老、为什么爱国,但要培养这种情感。而到了大学,就要知道其中的为什么,为什么要爱国,为什么要尊长。大学就是一种明礼或明理的教育。每个成人都应达到明理向善,把好的德行向外、向下传播。孟子谈善端,善端就是明德,明明德就是把好的德行放大,也就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比如,孟子曾经举例子说,一个小孩将要掉井里,这时候谁都会救。那么,为什么呢?孟子分析说:这不是为了与他父母交朋友,也不是想得到周围人的夸奖,更不是不喜欢孩子掉到水里的声音,而是因为人都有恻隐之心,不忍心见到孩子受伤害。而且,人不光有恻隐之心,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当把这些好的德行放大开来时,就能明德。明德就是修身,由修身到推己及人叫新民,最后达到至善。

大学之道如何实现?在杨朝明看来,早期的儒家早已论证清楚:必须遵从教育的规律,教于当教之时,这就是适时而教。适时而教就要求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小学、青少年时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就是当教之时,因此,这时期学校的德性教育极其关键,在整个社会教育中特别值得重视。

教育自然包括正反两个方面,正面教育为主,适当惩戒为辅。教育和惩处,大体相当于德与法的关系。在教育与引导的时候,不可缺少对某些不良现象的严厉惩处。要制定规则,严格执行规则。规则只要通过、公布了,就必须遵守。如果没有规则、没有规矩,任何事情也办不好,就会乱象丛生。儒家讲礼,礼是德与法的有机统一。礼是社会的一个运行系统,包括社会规章、行为规范的许多方面。不能一提到传统文化好像就是学者的事情,就是行行礼仪、穿穿礼服,读读经典之类,而应该是全社会的联动。

杨朝明特别提到了一百多年前柳诒徵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今日社会国家的重要问题,不在于信不信孔子,而在于成人不成人。不是吗?那些破坏社会国家的行径,皆不成人者之所为也。要改变这种现象,要建设新的社会、新的国家,就必须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使人人知所以为人,也就是让每个人知道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应当如何去做。作为一个人,他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自然人而存在,还应该是一个社会人,需要对社会负责,需要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孔子儒家的思想就是这样一种修身学说,是为成人的过程提供指导。一言以蔽之,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当所有人都把做人的问题解决了,这个社会就一定充满爱。

济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济宁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济宁新闻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452584743@qq.com

takef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