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将“主动流产”与“师德模范”挂钩

2016-05-06 08:11:05 济宁新闻网

谢彤钰 时评作者

据报道,台州经济开发区某幼儿园的一位女幼师因为担忧自己怀孕请产假,班上学生不能适应新老师,所以主动选择了流产。学生家长知情后,心里既内疚又有难以述说的感动,遂联系当地记者要求登报感谢这位年轻的幼师。

《吕氏春秋》中说鲁国有一条法律,鲁人在外若见同胞沦为奴隶,将其赎回则可获取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赎鲁人于诸侯却从不向国家索取金钱,然而,孔子不但没有赞扬他的行为,却叹息“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子贡的错,就错在他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导致很多人对赎人望而却步。

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别人无权干涉。但对此事大加赞赏,确实会无意地将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

我并不赞同部分网友用阴谋论去揣测这位幼师流产的背后原因。但联系近日以来“学校强控教师怀孕”的新闻,加上女教师本就面临的无形的“职业天花板”,让我不得不怀疑,当下一些地方的女教师是否已经无法掌握自己怀孕的选择权?

无私的奉献的确值得赞赏,但绝不能将其拔高成一种职业性的道德标准。更何况,放弃另一个宝贵生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听起来也太过冷血了些。

济宁时评

济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济宁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济宁新闻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452584743@qq.com

takefoto